白裤瑶铜鼓舞从乡土迈向世界舞台
作者:蒋雪林
广西南丹县瑶望天下景区门前,南丹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非遗传承人黎芳才一边敲打着铜鼓,一边舞动着身体,腾跃转身,动作流畅。
“勤泽格拉”是当地白裤瑶语的译音,意为“打老猴”。黎芳才表演的是猴棍舞,因以铜鼓伴奏,又称“铜鼓舞”。舞姿模仿老猴子觅食和腾跃,独具文化特色,观赏性极强。2014年,南丹勤泽格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聚居于南丹县。他们至今仍保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期的社会文化信息。
白裤瑶族人在丧礼上会表演猴棍舞。黎芳才多次在这样的场合学习打铜鼓和跳猴棍舞。族中长老见他如此痴迷,便倾囊相授。“我除了跟父亲学,后来还拜黎纪年为师,认真钻研猴棍舞。”黎芳才回忆道。
黎芳才表示,猴棍舞最难的地方在于模仿猴子的神态,模仿得越逼真,舞姿就越好看。
作为一名白裤瑶舞者,黎芳才每天都琢磨如何将猴棍舞表演得更好。他从小学习打铜鼓,经过刻苦练习,模仿猴子的神态越来越生动,逐渐成为当地跳猴棍舞的名人。2001年,他随队参加“山花奖”中华鼓舞大赛,表演的猴鼓舞荣获金奖。
2002年,中国白裤瑶生态博物馆落户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后,黎芳才受命组建怀里村白裤瑶民族风情表演队,向队员传授跳猴棍舞的技艺。凭借着猴棍舞,他登上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舞台。
“猴棍舞还让我有幸出国演出。”黎芳才说。2008年4月,南丹县白裤瑶民族风情表演队赴法国巴黎参加演出活动。黎芳才担任主角,每天演出两场,向法国观众展示了原汁原味的猴猴鼓舞、赛陀螺、吹拉利、吹牛角等白裤瑶文化。
将猴棍舞从大山带向国际舞台的黎芳才最担心的就是白裤瑶年轻人无法传承他的衣钵,将猴棍舞的精髓发扬光大。“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没时间钻研猴棍舞。”黎芳才说。欣慰的是,2018年5月,他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了传承猴棍舞,他走进学校,向白裤瑶年轻人传授技艺。至今,他已指导了约1000名白裤瑶青少年。
今年60岁的黎芳才见证了可喜的变化。南丹县投资建设了瑶望天下景区,安置和带动了2000多名白裤瑶民众就业。其中,一部分人从事白裤瑶民俗表演。“这里有游客喜欢看,就有人愿意学,我经常来这里教年轻人打铜鼓,跳猴棍舞。”黎芳才欣慰地说。
南丹县瑶望天下·歌娅思谷联合景区常务副总经理吴华清介绍,景区组织了40多位白裤瑶群众参与民俗文化展示和表演。
吴华清表示,如今,“勤泽格拉”不仅是一种祭祀活动,还衍生为吸引游客的民俗表演节目。每天都有众多游客前来欣赏精彩的猴棍舞表演。(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