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泰古缘!网站地图手机端

青春向党担使命 榜样引领新征程

taiyuan 4天前 阅读数 46742 #新闻资讯

信仰如一面旗帜,凝聚着磅礴的力量;理想如一束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是开拓进取的先锋,各自领域中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他们是飘扬的旗帜,坚挺的树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肩上有责”的青年共产党员形象,兑现党员的铮铮誓言,为我们树立起“身边的榜样”。

2024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让我们走近扎根新兴的党员先锋,看看他们在担当作为中如何闪闪发光。

温氏研究院饲料营养技术中心研究员彭运智: 科创“拓路先锋”,扎根基层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新兴,有一位家禽饲料行业的“拓路先锋”,他一心扎根基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从需求导向、研发实施到产业化应用的无缝衔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他就是温氏研究院饲料营养技术中心研究员彭运智。

锐意创新助企减负

种鸡饲料无玉米配方技术是彭运智来到温氏后的第一个科研项目。2015年,受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供应紧张,进口依赖度高,导致养殖企业饲料成本随之升高。

基于此,彭运智和团队立即开展研发工作。“当时高粱性价比更高,为了降低饲料成本,我们就考虑用高粱大量替代玉米。”彭运智说,“这样的配方技术在国内当时尚未有人做过,高粱使用量最多只占20%—30%。而我们的配方技术几乎完全替代了玉米,饲料中高粱使用量达到了60%—70%。”

从项目研发探索到技术全面推广,彭运智和团队仅用不到1年时间。在这期间,彭运智主动与生产单位沟通,了解生产需求,向一线有经验的配方师请教,询问他们的意见看法,不断查阅国外文献资料……“在研发前,我们没有十足把握,但当我们了解到生产方也很期待这一块能有所突破时,我们就很愿意尝试。”彭运智说,“这也正是项目能够快速落地的原因,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生产经验和生产需求,才能把握好科研方向,找准定位。”

青春向党担使命 榜样引领新征程

2015年底,种鸡饲料无玉米配方技术初见成效,饲料原料替代理念也逐渐被更多生产方和企业所接受,彭运智与团队建立了50多种替代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形成了肉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综合技术方案;通过明确畜禽精准的氨基酸需要量,研究开发肉鸡低蛋白多氨基酸平衡技术,实现了直接减少饲料原料中豆粕用量,饲料配方中玉米、豆粕占比分别从68%和16%降低到20%和9%,企业年玉米、豆粕用量分别减少300万吨和46万吨,经济效益显著,其中,无玉米种鸡饲料配方技术为企业实现每吨节约成本200—300元。

深入基层精益求精

青春向党担使命 榜样引领新征程

在彭运智看来,党员应深入基层,科研人员也应从基层中寻找科研思路。“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对比各种饲料原料的性价比,品质稳定、价格实惠的原料不是固定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去养殖现场看生产的问题,从问题中寻找科研灵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应用型科学,从而使科研成果真正指导生产。”他说道。

科研的灵感来源于实践。彭运智在科研道路上始终精益求精。

据了解,除上述科研成果外,彭运智还主导建立了种鸡营养标准和肉鸭饲料原料数据库,这对提高鸭类饲料配制的精准度至关重要。彭运智告诉笔者,鸡和鸭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同,所需的营养参数也不同。多年前,业内制作鸭饲料的配方参考的是鸡的数据库,精准度存在问题。2017年,他主导建立了鸭数据库。经过多年的实验总结,该数据库不断完善,得到众多生产单位的认可。

不仅如此,彭运智还十分关心行业发展,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咨询会议以及行业协会组织的标准研讨。2022-2023年,他参与起草了饲料工业团体标准《生猪、肉鸡、蛋鸡、黄羽种鸡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分享企业在低蛋白低豆粕技术方面的经验,促进畜牧养殖行业共同进步。

如今,彭运智扎根新兴已11年,在这片土地上主动肩负时代重任,大胆创新,以实际行动锤炼党性,用热爱和汗水追逐自己的科研梦想。正如他所说:“我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我热爱现在的科研平台和自己的岗位。我鼓励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深入基层,在基层中不断成长,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前进的方向。”

新兴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务处主任杨旭飞:“星星之子”的守护者

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就像一颗只在自己的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人们常把他们称为“星星的孩子”。

青春向党担使命 榜样引领新征程

杨旭飞是一名“星星之子”的守护者,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来自东北地区的一个小城市,在新兴特殊教育行业耕耘,为“星星之子”缝补翅膀,带领他们融入温暖的社会大家庭。

耕耘十一载教泽绵长

大学期间的一场志愿活动,在杨旭飞年轻的心灵播下了择业的种子。彼时的他,在托养中心遇到了几名年近40岁的残障人士。在服务过程中,杨旭飞了解到这些残障人士并没有接受过教育,而是到了某个年龄才被送到托养中心生活。“托养中心是社会给他们的福利,让他们能够幸福地生活,但我那时候就在想,如果他们能够及早地接受教育,他们的人生是否能有更多幸福的选择呢?”杨旭飞说,“那次志愿服务给了我很大触动,我希望在我的教育下,残障儿童、青少年长大后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后来我坚定地选择了从事特殊教育行业。”

杨旭飞毕业后便来到了新兴,而那年刚好也是新兴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办的第一年。从青年教师到教务处主任,杨旭飞兢兢业业十一载,他在省级青年教师能力大赛中获奖,主持、参与了多项市、县级规划课题研究。他伴随一届又一届残障儿童、青少年学会适应生活、掌握生活技能,却往往无法“桃李芬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